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15的文章

台灣街頭「藝/異」象

台灣街頭「藝/異」象       「街頭藝人」 (busker/street performer/street artist) 最初是指在街頭吟遊演奏的藝術展演者,他們隨處遊走,有感而發就在街頭表演起來,活化了公共空間,也娛樂了公眾。路過的民眾可能會因精湛的表演駐足欣賞,當表演結束時,為了表示得到了藝文的洗滌,會給予「小費」鼓勵並感謝街頭藝人。        街頭藝人本質是具有機動性的,應該要是可以隨時移動,隨處都可以自發的表演,這樣才有「街頭藝術」的實質內涵。可是,台灣所謂的「街頭藝人」,卻有許多都是在街上搭設帳蓬擺設手工藝品。也許這是一種街頭藝術的新詮釋吧。固然,手工藝也是可貴的藝術,但是,手工藝街頭藝人的存在卻扭曲了街頭藝人的定義。手工藝品不像一首歌曲、一齣表演,可讓觀眾隨喜打賞。手工藝品有一定的物質成本,所以必須要有定價,如此便成為以物品換取金錢的商業交易。手工藝術家根本無法像表演藝術家一樣讓觀眾自由打賞。一旦出現了實質物品,就一定會有對價關係。試想,如果一個街頭藝人花了 100 元的成本作了一個手工娃娃,但你覺得娃娃只值 20 元,想用 20 元的「打賞費」帶走娃娃,街頭藝人會默默接受嗎?這樣的「街頭藝術」實在是台灣獨有的。在美國、英國、澳洲、紐西蘭等城市,不會看到這樣的人自詡為街頭藝人,因為手工藝根本不符合街頭藝術的原意—機動、隨機、隨性。在國外,這種對價行為絕對會被視為商業交易,那就理所當然是「攤販」,而不是「街頭藝人」了。         另外一個台灣的街頭「異象」,是各地方縣市政府文化局瘋辦街頭藝人認證。想要當街頭藝人,不是自己帶把吉他上街即可嗎?或是戲癮發作,直接在街上來一段默劇獨秀,這樣不正是街頭藝人的精隨?為什麼在台灣,想當街頭藝人,卻非得通過政府舉辦的「認證」不可?為何一定要由所謂「專家學者」決定藝術夠不夠格上街頭?         在歐美,街頭藝人是隨時隨地在公共空間表演的人,這樣的行為並未干涉其他人的自由,因此受到法律保障,原則上公權力不應介入。然很多街頭藝人因技藝出色,吸引大批群眾圍觀,便可能影響了行人動線或公共空間的既定功能(例如渡船頭、博物館入口等),或是街頭藝人可能使用危險物品(例如刀槍、明火等),或可能音量太大干擾住戶,此時,公權力必須介入,場地管理單位會制定相關的規範,例如劃定展演位置避免影響動線或出

[翻譯]The Wall Street Journal: There Is No ‘Proper English’

所謂 「正統英語 」並不存在 文法批評不值一 哂 ; 人們「怎麼說」,就該「這麼說」。 By Oliver Kamm 2015年3月13日                           長久以來,許多人感歎:純正的英語正遭受屈辱!這些人總是說,如今,那些低頭滑手機的青少年連句文法像樣的句子都吐不出。美國媒體也以嘲笑錯誤的文法字句為樂。幾個禮拜前,滿腹經綸的專家學者及專欄作家讚頌加州 聖荷西(San Jose)的一名維基百科編輯,因為他掃蕩了維基百科中約 4 萬 7 千個錯誤用字:他把「 comprised of 」更正為正確的「 composed of 」(註: comprised 為及物動詞,文法上不可接 of )。看到這,還有誰能不接受我們的母語正遭受史無前例的衰微呢?           好吧,至少我不接受。我覺得,該是時候以歷史角度檢視一下這些賣弄學問的文法專家說法了。           孩童時期,我們以直覺習得一套語言規則並應用之。可以說,每個人在學步時期就已經是文法天才了。孩童在無意識中將字詞套入既定的句法架構,自然而然學會主詞、受詞、動詞、形容詞等怎麼使用,對他們來說慣常用法理所當然是文法規則,因為身邊的人都是這樣說、這樣寫的。           語言學家正是如此作研究。他們不去檢視文法書上所謂的「正確」用法,而是研究母語人士和流利的非母語人士實際上如何使用一個語言。因此,只要是廣泛被接受並使用的語法(並非任何語法,而是要廣法被接受的),可以說就是「文法正確」的語法。           所以說,那些專家學者提倡的文法規則根本不是真正的文法規則,而最多只能說是某種形式的常規慣例。舉例來說,雙重否定(例如: I can’t get no satisfaction )(註:此為滾石樂團的流行歌曲 Satisfaction 的歌詞)對文法專家來說是錯誤的,但實際上若視之為一種語氣強調,雙重否定在文法上完全合理。它被拒之文法書外,就只是因為「標準英語」的形式不接受這種用法。            從其他很多例子都可看出,文法規則不過是既學究又無建設性的約定俗成,像是不定詞中間不